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时空>家园共育>详细内容

7个家庭小游戏帮孩子建立“数感”,简单又好玩!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0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经常会有家长问:

孩子的数学能力怎么培养?

幼儿园学的能和小学无缝衔接吗?

我们家长又该做点什么?

数学的确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中都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且和将来的升学考试息息相关。

因此,培养孩子的“数感”是近些年比较受家长们关注的话题,今天针对孩子在家的情况,给大家分享一些方法:

01熟练地数数

您家孩子多大会数数?

有的家长从孩子1岁就开始教数字,有的孩子可能到3、4岁还很难说出连续的数字。

这些都没有关系,无论你家孩子基础怎么样,从现在开始培养数数的习惯。

比如桌上放着一盘橘子或者蛋糕,你可以让孩子数一数有多少个,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数念出声;

02理解生活中的数量

数数只是基础,数感不是数数,而是知道数“量”的变化是怎么来的,是去了解一种数量变化的因果关系。

背熟9X9乘法表,或是熟记圆周率小数点之后100位,都跟数感没关系。

简单来说,切生日蛋糕,超市购物,停车缴费,商品打折……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变成数学相关的对话。

03培养空间感

我们都知道,数学里有一个分支学科叫“几何”。对于6岁以下学龄前的儿童来讲,他们需要先有空间、位置、大小等概念,以后才能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

空间感弱的孩子往往会有以下表现:

俗称的“路痴”,即便去过很多次的房间或教室仍然难以找到;

在儿童乐园里经常脑袋撞到其他物体……

家长可以在平时多让孩子玩些积木、折纸等有利空间感的游戏,周末外出游玩也可以尝试迷宫一类的活动。

在家里放点轻音乐也是不错的选择,让孩子通过声音来判断方位。

04生活中的测量

长度、重量以及时间等,都是孩子需要逐渐掌握的技能。

在了解刻度的同时,也能加深孩子对数字的印象。

例如,不少妈妈喜欢在家做些烘焙,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帮忙量多少糖、称重多少面粉、放多少水等等,也能激发孩子对数字的兴趣。

05建立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好的人,数学不一定好,但逻辑关系不好的话,数学肯定好不到哪去。

家长可以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找一些规律,帮助孩子建立逻辑关系,比如:早上太阳升起,晚上太阳落下,月亮升起;第二天早上月亮落下,太阳又升起……

问,你睡觉了,就像_____一样(太阳或月亮)。

分享给大家几个在日常生活中可操作的亲子互动小游戏:

1玩具分分类

你可以把孩子喜欢的玩具车、毛绒玩具或是芭比娃娃什么的混在一起,数量最好不超过3种,然后让孩子把他们分类,比如可以先按照类别分,小汽车一堆,毛绒动物一堆……

然后每个类别再按照大小个进行排序;

也可以按照颜色分类。

2讨论能见到的所有数字

在孩子认识数字后,开始和孩子数一数、背一背家里的电话号码,你的手机号,或是你家的门牌号等等。

有时在路上也会看见公交车编号、地铁线路号等,和孩子一起念出来。

3参与做饭

让孩子帮你一起做饭,可以参与测量需要的水、调料等等,或是帮你拿几个鸡蛋、几根胡萝卜什么的。

4描述方位

不少好动的孩子喜欢在家里钻来钻去,当ta钻到桌子底下时,别着急拉他出来,先问他在桌子的哪里?或是把他喜欢的玩具放在柜子上,问他玩具在哪里?

5路上的数学

多和孩子去外面走走,你会发现很多可以聊:

哪块石头大?

我们捡了多少个松果?

鸭子和狗有什么不同?

这棵树上有几种颜色树叶?

我们从这走到出口需要多少步?

6分发东西并大声念出数量

给孩子东西时有意识念出来:一块饼干给爸爸,一块饼干给妈妈,一块饼干给你,一共发了三块饼干;

来穿鞋,左脚穿上穿右脚,一,二。

7触摸练习

找一些立体三角形、圆柱形、正方形等等的物品,或者直接用教具也行,让孩子先用眼睛观察,然后摸一摸,最后闭上眼睛,用手感受这些物品,并描述。

希望这些好方法,能帮助你让孩子真正喜欢数学,喜欢探索数学背后的秘密,真正成为拥有数学能力的人。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