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开题论证报告
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
《促进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开题论证报告
海安县城东镇壮志幼儿园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当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进程又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从追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和权利到重心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此背景下,教师专业化目标的重心开始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主要源于当前教育事业对教师队伍发展的新要求以及本园发展的实际考虑。
1.基于当前教育事业对教师队伍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显示着国家和社会对教育以及教师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更是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其中包括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分别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做了详细阐述。所有的这些都对教师队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开展相应的研究来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2.基于本园发展的实际考虑
本园地处海安县古镇西场镇(现合并为城东镇)南端,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农村幼儿园。目前全园共有专任教师13名,其中编外教师9名,占比70%。由于编外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比教大,所以编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园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编外教师又是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平时学习或是培训的机会非常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编外教师的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在实践中探索,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形成一种适合我园的“有效促进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使我园编外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提高园所的整体办园水平。
我们力求以探讨促进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为目标,着重研究当前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影响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效促进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编外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专业成长情况。故此,本研究具有以下价值:
1.通过对园内编外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的调查、了解园内编外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继而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各项因素,有利于园内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进一步制定和实施。
2.通过对园内编外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寻求促进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探索一套具有农村特色的,推进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模式。
3.搭建并提供平台,变革校本研修方式,促进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一支能适应当前学前教育要求的编外教师队伍,提升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王春光和谢江巍合作的《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责任——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一文中指出:美国从90年代中期以来,采取建立责任共负机制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方法,来扩大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承担起对学生发展的专业责任。
在《学前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核心刊物中,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阐述更是不胜枚举。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通过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研究,继而分析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及影响因素,并对优化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进行了阐述。浙江余杭云华幼儿教育集团则通过对园内编外教师进行调查从而分析了影响编外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及对策。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幼儿园编外教师:
编外教师顾名思义指正规编制之外的教师,幼儿园编外教师具体指就职于幼儿园的、在岗但不在编的教师。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本园所有在岗但不在编的教师。
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即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其能力发展包括教师教育教研能力、专门学科能力、专业反思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对园内编外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探讨促进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从而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青年教师的管理措施和培养机制,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寻求促进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探索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推进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2、搭建并提供平台,变革校本研修方式,促进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一支能适应当前学前教育要求的编外教师队伍。
(二)研究内容:
1、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主要通过对园内编外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的调查、了解园内编外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各项因素,从而为下一步的研究明确方向。
2、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案研究。通过对园内编外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情况和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探寻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轨迹,为其他的研究明确思路。
3、促进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主要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探讨能够促进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具体为:
关注教育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编外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艺术的提升。
聚焦教师对话: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搭建平台,激发编外教师工作及教育教学的热情,激活编外教师对教育智慧的展现。
提倡自我反思:促进编外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以“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形式主动发展。
借助专业引领:开展教师结对,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编内教师,帮助和指导编外教师;有计划地安排编外教师外出学习;创造机会,给编外教师搭建展示锻炼的舞台。
(三)研究重点:
1、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2、促进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四、研究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在对本园编外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以校本研修为主要方式,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搭建并提供各项展示平台,从而促进园内编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4.5-2014.6)
组织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理论学习,确立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制订课题的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
2、实施阶段:(2015年1月—2017年6月)
研究内容 |
负责人 |
完成时间 |
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
洪燕娟 包华丽 |
2015.12 |
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个案研究 |
袁艺文 王海荣 |
2017.6 |
促进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
包华丽 倪小敏 |
2017.6 |
3、总结阶段:(2017年7月—2017年12月)
汇编论文集、教育研究故事、完成结题报告,申请鉴定。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问卷、访问、调查等)和行动研究法相结合,结合采用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和叙事研究法进行。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根据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研究编外教师成长的需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1)安全需要,确保待遇,让编外教师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2)社交需要,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3)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4)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帮助引导他们找到努力的目标,建构自我发展的需要层次目标,并实现需要。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的知识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扩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知识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不能是一种外在的灌输式培训或者强制性制度要求,教师是主动学习的个体,是成长过程中的人,需要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质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建构的过程。
3、教师发展阶段理论。
1969年,美国学者富勒编制《教师关注问卷》,揭开了教师发展阶段理论的序幕。在对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探讨中,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理论:(1)三阶段论:求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2)四阶段论:求生阶段——巩固阶段——更新阶段——成熟阶段。(3)五阶段论:新手——入门者——胜任者——熟练者——专家。综合这些理论,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的教师处在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过程。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所反映的是教师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专业水平,揭示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差异对于教师的成长是重要的。
4、“火炉效应”。
把一个煤球投入原本烧得很旺的火炉中,它能够很快被点燃,但如果要从头生火就不那么容易了。幼儿园优良的校园文化,严格严谨的教学风气,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良好的学前教育学术氛围以及前沿的科研课题就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旺火炉”。
(二)创新之处:
1、关注编外教师群体
由于体制及一些客观原因的限制,编外教师在农村幼儿园仍大量存在。为此开展编外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旨在探索幼儿园编外教师的成长规律,探讨提升编外教师综合素质的策略,从而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编外教师的管理措施和培养机制,促进编外教师尽快成长。
2、强化自主性
我们认为教师发展最大动力是来自于教师本身强烈的进取心和成功愿望,教师自主发展才能保证教师真正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本课题首先强调的是教师的自主意识,摆脱长期以来教师被动发展的不良局面。通过网络叙事平台,强调教师个体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展。
3、坚持发展性
本课题强调教师专业发成长的发展性。“成长”作为一个中心词,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得到充分具体的表现。提倡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多做纵向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发展的自信,做最好的自己。
4、追求共进性
强调教师专业成长的合作共进性,为教师提供大量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机会,使教师摆脱某种程度的封闭感与孤独感,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实现个体优秀,集体共进成长的目标。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完成时间 |
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
洪燕娟 |
2015.12 |
园本研修活动案例 |
教研案例 |
包华丽 |
2017.10 |
促进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
研究报告 |
包华丽 倪小敏 |
2017.10 |
农村幼儿园编外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功案例 |
教育故事 |
袁艺文王海荣 |
2017.10 |
教师综合发展论文集 |
汇编 |
洪燕娟 夏稀稀 |
2017.12 |
教学实践反思集 |
汇编 |
袁艺文 倪小敏 |
2017.12 |
七、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1、参研人员精干
课题主持人参与了南通市教科所立项课题《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研究》子课题《幼儿责任感的培养研究》、南通市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个案记录的实践与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个人承担的县级微型课题《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研究》业已结题,先后在多种幼教杂志发表过二十多篇论文,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经验丰富。
课题组成员来自一线教师,参加过多层次的科研培训,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曾有多篇论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能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组织管理规范
合理组建组织。根据本课题的特性和研究需要,成立课题组,以园长任组长,由分管教学的副园长为副组长,组员都是本园县镇及骨干教师,人员结构基本达到了最优化配置。
规范科研制度。将课题组研究活动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课题研究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加大资金投入。幼儿园将设立课题研究专项资金,竭尽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3、研究基础扎实
课题组教师在网络和杂志、书籍中展开了文献研究,掌握了教师培养工作的最新动态,为研究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近年来,我园立足园所实际、以教师为本,详实的开展了园本研修工作。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园本研修活动深得广大教师的喜欢。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