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森林幼儿园让教育回归自然,让儿童回归本真!
德国:森林幼儿园让教育回归自然,让儿童回归本真!
现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成长过程远离大自然,特别是城市里的儿童,这是一种教育的缺失。
让教育回归自然,让儿童回归本真!
“森林幼儿园”这个名字非常响亮,他们的孩子可以每天在森林里爬树、趟水坑、翻滚、收集动植物、探索自然、制作工具,甚至**。
这种让孩子回归自然的“森林教育”在丹麦、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盛行,就连日本、韩国也纷纷仿效。
但是,“森林幼儿园”的创办,既不是来自蒙特梭利教育法、天才教育法、才能教育法、实践教育法、赏识教育法等世界著名六大方法中的任何一种,也不是在实践某一位知名教育学家的理念。
“森林幼儿园”有别于传统的室内幼儿园,没有围墙和屋顶,但并不是特指只能在森林里进行活动;“森林幼儿园”也可以是一座森林、一个农场、一片海滩,一家动物园,只要以“自然和森林”为主题。
“森林幼儿园”最早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丹麦, 是丹麦一位全职妈妈艾拉 · 法拉陶,每天带着自己的两个学龄前的孩子,偶尔也和邻居的幼童一起同行到森林去散步。
她发现天天在户外活动的孩子们要比一般的孩子更乐于互动交流、身心平衡、较少生病,而且体能也较佳。
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这群幼儿的父母亲联合起来成立了世界第一所“森林幼儿园”。
此后,“森林幼儿园”在丹麦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受到广泛重视,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和发展,尤其是在德国。
让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德国已有超过1500个“森林幼儿园”,孩子们每天在森林活动三~四个小时不等。德国“森林幼儿园”提倡让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培养独立精神和动手能力,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也体现了德国人对待个人成长和自然环境的态度。
教材则取之于大自然,森林就是教室,大自然就是教师,森林里的原木、石头就是课座椅。
“森林幼儿园”把大自然当作教室,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学习环境像大自然那么宽广、那么有变化、那么吸引人。
无论是丰富的颜色、多变的形状、各种各样的生物、奇形怪状的地形、还是变换的季节,自然都是孩子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源泉。
自然,是人类最早的老师。
早期的文字、文化、数学……都源于对自然的观察。
在自然环境中,孩子们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探索,用双手去触摸,用双脚去感受,切实地感受到自然界奇妙而强大的生命力,去发现美,去创造美。
自然 —— 很美!
但是自然也很无常,夏天的酷暑,冬天的寒冷,要坚持长期在户外活动,做起来可没有说起来这么容易。
尤其是德国的冬天很冷,早晨的室外温度常常在冰点以下,有时甚至降至零下十几度;但是“森林幼儿园”却坚持让孩子们在室外度过冬天,孩子们像一个又一个的小洋葱,衣服裹了一层又一层。
出人意料的是,孩子们并没有不开心,反而玩耍地十分兴奋。大量的室外活动,反而会让孩子更健康,减少感冒和流感的风险。
当然,如果天气格外寒冷,孩子们在营地生着篝火的帐篷中休息,或者躲进小木屋教室里。
老师,更像一个“主持人”!“森林幼儿园”看起来好像很轻松;但实际上要在游戏中实现教育可没有这么简单。
自然 —— 很美!
但是自然也很无常,夏天的酷暑,冬天的寒冷,要坚持长期在户外活动,做起来可没有说起来这么容易。
尤其是德国的冬天很冷,早晨的室外温度常常在冰点以下,有时甚至降至零下十几度;但是“森林幼儿园”却坚持让孩子们在室外度过冬天,孩子们像一个又一个的小洋葱,衣服裹了一层又一层。
出人意料的是,孩子们并没有不开心,反而玩耍地十分兴奋。大量的室外活动,反而会让孩子更健康,减少感冒和流感的风险。
当然,如果天气格外寒冷,孩子们在营地生着篝火的帐篷中休息,或者躲进小木屋教室里。
老师,更像一个“主持人”!
“森林幼儿园”看起来好像很轻松;但实际上要在游戏中实现教育可没有这么简单。
对于“森林幼儿园”的老师,教育的目的有时并不是教孩子要做什么,而是不要做什么。比如:“森林幼儿园”的孩子们都很爱爬树;但是森林里面没有梯子,因此孩子们必须自己想办法,思考如何寻找安全的路径。
老师不能限制孩子们爬哪棵树或者在安全范围内要爬多高,也不能帮孩子上树,只能在孩子们有安全需要的时候帮忙下树。
由于没有“爸爸妈妈的随时救援“,孩子们都会格外小心,从树上摔下来的事件极少发生。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在“森林幼儿园”里,孩子安全吗?
德国联邦自然和“森林幼儿园”的主席 Ute Schulte-Ostermann 表示:至今为止的 20 年内,“森林幼儿园”一次都没出现过孩子严重受伤的情况,甚至比起常规的室内幼儿园,事故发生率更低。
相比室内,大自然没有坚硬的墙壁,树叶和泥巴组成的地面就是天然的保护层。当然,户外活动会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德国“森林幼儿园”认为户外活动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可能的风险。“森林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们在上学后,会比其他孩子更为自信、也更外向。
“森林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可以借鉴:
最近几年来,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孩子接触电脑、手机、平板的时间越来越多,接触大自然的时间越来越少。
因此,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也开始试办“森林幼儿园”。
2015年广州,也开设了中国首家无边界“森林幼儿园”,园长由来自六个国家的外籍园长轮值,教师大多数从国外引进,当然幼儿园的入学价格不菲。
其实“森林幼儿园”并不一定需要是什么高大上的私立名校,甚至不是一定需要一片森林。
无论是中国的幼儿园,还是中国的家长,都可以吸收“森林幼儿园”的理念,借鉴“森林幼儿园”的教学方式。
首先,生活就是教育。“森林幼儿园”之所以要在大自然中,是因为孩子能通过各种直接的感知去学习。对于中国的大城市,要把幼儿园修在森林里很困难,也不太现实。但是,森林里能找到的树木、石头、植物、小溪等自然资源,在公园、花园、农村、田间地头都能找到。要鼓励孩子们去探索,不能因为有泥巴,或者弄脏了衣服,就限制孩子的天性。
其次,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然环境下,孩子会常常面临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就应该让孩子自己思考。
比如要下雨了,在哪吃午饭,孩子就需要自己找遮蔽,或者穿上防雨衣。此外,还要提高孩子的“韧性”,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在户外,摔跤是常有的事,偶尔的擦伤和淤青不应该成为孩子的绊脚石。
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评估风险,判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在挫折中吸取经验,克服困难。
“森林幼儿园”,对老师和家长要求更高!
“森林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其实对老师和家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仔细计划,预防风险,还要做好记录。
在活动之前还要进行周密的计划,进行危险评估。就拿爬树来说,高于老师身高的高度是绝对不允许孩子爬的,因为不能帮助孩子下树。那么在选定场地的时候,就要事先确定孩子的安全活动范围。
在户外活动,天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规划好时间。做记录也很必要,因为孩子不一定会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多观察孩子。
除了“森林幼儿园”外,近年来“农场幼儿园”也在德国流行了起来。类似于“森林幼儿园”,“农场幼儿园”也提倡回归自然的教育方法,不过在农场里孩子们有更多和动物接触的机会。
无论是“森林幼儿园”、还是“农场幼儿园”,德国幼儿园不是以对孩子的文化知识培养为主。
而是提倡:让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培养独立精神和动手能力。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也体现了德国人对待个人成长和自然环境的态度。
法国教育家卢梭早在十八世纪就提出了“回归自然”的教育观,这既是对孩子天性的释放,也是自然教育、环境教育的实践。
孩子们从小把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把人看作自然的主宰,这样的重新思考,或许对我们改善环境,实现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回归自然”不仅是身体的回归,也是心灵的回归。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