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宏钰 霍力岩:幼儿园教师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一)
导读:教师作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的学前教育子课题组通过对全国5个省市1300余名幼教工作者进行调研,总结出了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推动教师更加有效地开展这方面教育提出了建议。
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应“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由此推动我国各地幼儿园开展了诸多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教师作为实施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力量,他们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的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为了解幼儿教育工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和实施情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的学前教育子课题组对北京、广东、浙江、河南、重庆等5个省市的1300余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调研。本文结合调研结果总结了幼儿园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动教师更加有效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建议。
一、幼儿园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普遍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认识比较清晰,选择的教育资源具有地域特色,采用的教育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他们通过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促进幼儿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1.高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
调查发现,高达90.3%的幼儿园教师认为有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高度认同对幼儿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幼儿园教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需要代代传承,有必要从幼儿园阶段甚至孩子更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启蒙教育,因为幼儿期是个体形成自我认同的阶段,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愿,开始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并建立起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一阶段所获得的经验对幼儿的身份建构、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和尊重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根源,促使孩子从小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使传统文化的种子植根于幼儿的内心、融入幼儿的血脉。
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在涵养儿童家国情怀、增强社会关爱、提升审美情操、培养儿童人格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幼儿园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认同感为其主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基础。
2.对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认识比较清晰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将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幼儿的良好德行、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等方面。有教师表示,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帮助幼儿记住多少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而在于让幼儿通过接触、感受和体验,对传统文化产生亲近感,在此基础上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的人文关怀和伦理价值观,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孝道、仁爱、忠诚、礼貌、谦逊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并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而是将培养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作为首要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的,对目标的认识是比较清晰的。
3.选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具有地域特色
幼儿园教师选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在历史文化传统、民风民俗、艺术表演形式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和表达,例如,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苏州园林等都是各地独特的文化遗产,反映了不同地域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对教师来说,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当地文化中生活,对当地文化更加熟悉,也更容易获取、利用身边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例如带幼儿参观地方历史遗迹、接触地方手工艺人等,从而为幼儿提供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当地的传统文化是幼儿成长环境的一部分,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结合这些地域文化资源开展活动,更容易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兴趣,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的地方,增强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从地域文化开始学习更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通过由近及远的方式逐步扩大学习范围,幼儿可以渐进式地接触和理解更广泛的传统文化。例如,北京的幼儿对故宫这一传统建筑较熟悉,教师通常会将故宫这一传统建筑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实地参观、图画书阅读、艺术创作、模拟搭建等活动,帮助幼儿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
幼儿园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旨在通过多种活动组织形式全面促进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主题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等都是常见的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会在表演区投放传统服饰、皮影戏道具等,在美工区开展画水墨画、扎染、剪窗花等活动,在阅读区投放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画书等,从而帮助幼儿在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感受、理解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环节,教师会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在过渡环节和午睡环节播放中华经典诗词、中华民间故事等,在餐饮环节让幼儿品尝传统食品,体验当地饮食文化。在组织户外活动时,教师会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到游戏和运动中,开展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等传统民间游戏。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和二十四节气等传统节日节气民俗活动,也是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会让幼儿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增进对传统节日节气民俗文化的理解。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