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孩子,从独立入园开始
每一次成长的体验,都是从相遇开始;每一份温暖的教育,都是从专业入手。自主,不仅是遵循儿童内在的生长与发展需要,更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充分诠释,让孩子们在开放、多元的物质环境中感受、发现、获得,让孩子在被允许、被尊重、被认同的心理环境中体验、交往、表达,这也是我们新学期新生工作的核心,我们要努力帮助他们成为真正的小主人,让他们独立、自主、快乐、自信地成长。
NO.1 创设温馨、舒适的家环境
幼儿园和家最直观的不同就是环境。家是温馨的、舒适的,而很多五彩斑斓的幼儿园看起来却是十分陌生的。如何减弱新环境带给孩子们的陌生感、排斥感,这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经过近几年新学期开学的实践验证,只有像家一样温暖、像“游乐园”一样有趣的环境才具有吸引力、才能让孩子们自然融入。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家里时,孩子最喜欢待在哪里玩?
窝在温暖的沙发上、坐在毛茸茸的地毯上,靠着柔软的抱枕,躲在“别人看不到我”的帐篷里、角落里、洞洞里......于是,这些关联环境就出现在了我们的教室里,孩子们便会自然地接纳、走近、融入新环境。
自然、温馨、舒适、开放的环境怎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的自主加入呢?孩子们没有亲人的陪伴怎样勇敢地迈开独立的第一步,并尽快建立安全感、归属感呢?于是老师们便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就这样,“云上初识——错峰奔现——开学寻宝”的自主入园方式便应运而生。
云上初识
为了消除环境和人的陌生感,老师们和宝贝们提前相约云端,通过语音通话、视频连线的方式建立最初的了解。每日的“分享好时光”“缤纷趣游戏”“运动酷体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孩子们初步建立了与幼儿园环境、与班级教师的联系,虽为初识,却无阻碍。
错峰奔现
春风十里,不如见你。随着相识时光的推移,宝贝们萌发了想和老师们线下奔现的想法。“我想去看看我的幼儿园,我想去看看我的兔子老师,我想去找我们班里的考拉……”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我们在开学前夕分批次、分时段地开展了错峰奔现见面会,与宝贝们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开学寻宝
盼望着、盼望着,幼儿园终于开学了。“听说沿着彩虹寻宝路线就能找到小猪佩奇的教室,还能见到我自己选的班级吉祥物呢,真想马上就去!”环境对幼儿的吸引来自于适宜、温暖而非越多越好。我们通过线上调查,让孩子们对班级吉祥物有了期待,我们通过不同班级的地面彩虹路线让孩子们对寻班有了期待,我们通过各种孩子们感兴趣的“暖心环境”让他们对上幼儿园有了满心的期待。
NO.2 提供开放、多感官的游戏材料
“小乌龟,你还在睡觉吗?要起床上幼儿园了哦。”
小班的孩子天生喜欢自然的、源于生活经验的物品,小动物、植物、沙、石等一切自然的东西都会吸引他们。于是,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创设自然生态小角落,投放多元材料,如:原生态的木桩、树枝、树叶、石头,多种类的动物、鲜花与干花,多样的观察、测量、浇灌、记录的工具等,让孩子们随时随地、近距离地走进“有生命”的互动区域,自由观察、触摸感知,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室内也会设置相应的自然材料探究区,打破传统的固定区域设置,让孩子可以带着自己喜欢的动植物去做更多有趣的探究活动。
孩子的探究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在自由、自主的游戏中会寻找各种有趣的材料进行搬运、连接、围合活动,于是我们便为他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法宝”:放大镜、拾宝袋、观察瓶、有色薄膜、手电筒等,多样、丰富、开放的材料会让他们静心探索,挑战自我。
“老师,你变成绿色了。”
“我看到的是红色的,好神奇呀。”
支持儿童天性的生长,在这里,孩子们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空间、喜欢的材料、喜欢的“工作”。
NO.3 尊重儿童天性,支持图式行为
图式具有生物学特性,儿童生来就有使用和形成图式的能力和欲望。同时,图式也是儿童成长与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仅尊重孩子们的每一个图式行为,也会支持孩子们图式行为的发展。
优优和糯糯对“赶小猪”的滚筒工具产生了兴趣,他俩面对面地玩滚筒,有时还推着滚筒往前走,他们一起忙碌地“刷地”,乐此不疲。这是儿童在游戏中呈现出的旋转图式,此时的他们对滚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许他们也会对旋转产生兴趣,于是我们在室内外不同的区域为孩子们提供了可旋转、可滚动的材料:运动区大大小小的球、圈,建构区带轮子的汽车玩具,积木区可滚动的圆柱体积木,娃娃家的擀面杖,美工区的滚筒等,孩子们自由地探索旋转与转动的奥秘。
安安和然然用滚坦克的海绵垫包裹住自己,安安蹲了下来,“弟弟,你看不到我了。”然然也学着哥哥蹲了下来,他们试图用海绵垫隐藏自己。
儿童还有包裹、围合等图式行为,喜欢围合的孩子们总是可以让区域和空间缩小,如将自己蜷缩起来,而这些恰恰都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安全感。我们提供更多的材料:帐篷、各种柔软的布、大的纸盒、可作为边框的雪糕棍、毛根,小栅栏......允许他们去包裹、伪装、隐藏、覆盖自己以及物品。
更重要的是入园后,我们便将自主的权利交给这些宝贝,让他们不停地尝试规划“我想去哪里玩?”,并给予他们充足的自由游戏时间、空间与材料,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被尊重、被允许、被包容、被支持和被理解。就这样,孩子们慢慢伸出小手接纳了我们,自然地建立了安全感与归属感;就这样,幼儿园里处处散发着欢笑,不再有歇斯底里的哭闹声;就这样,家长的认同、尊敬与信任也随之而来。
NO.4 满足身心需要,给予情感关怀
师:“宝贝,你画是什么呀?”
涵宝贝:“我画的是蒲公英在飞!”
涵宝贝:“你看我画得好看吗?你想陪我一起画吗?我要把它们画上天!”
师:“好看,我觉得它们已经飞起来了,跟你一样很开心!”
涵宝贝:“除了妈妈,我最想和你交朋友。”
涵宝贝:“这是我送给你的蒲公英,我再画一个给妈妈。”
小班的孩子爱涂鸦,他们可能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不安或是眼见所及的美好,但他们会用稚嫩的笔触一点一滴勾画内心的世界,沉浸并享受当下的那份快乐。
当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情感表达方式,自由绘画、玩颜色、玩沙、玩水、户外打滚等。孩子们对老师的亲密感和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便从这一刻建立了起来。同样的,每个孩子的情感需求也不尽相同,也许是午睡时一个温暖的怀抱,也许是运动中一个友好的玩伴,也许是失落时一份耐心的鼓励。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也是勇敢的探险家。我们只需努力地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支持他们的想法,陪伴他们的“慢”成长,一切成人担心的“焦虑”就会悄然而逝,温暖的画面、温润的情愫便会萦绕满园。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