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游戏中儿童自主与教师指导关系的思考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我国学前教育经历了由集体学习向儿童自主学习的变革,倡导发挥儿童主动性,凸显儿童视角。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儿童自主性发挥的最佳途径,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教师则承担着观察和指导的责任,助力儿童游戏的顺利开展,帮助儿童不断拓展游戏经验。
本文拟深入思考儿童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解决实践问题,以更好地推进儿童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平衡。
①实践偏差:
儿童自主和教师指导关系的失衡
1.忽视儿童的自主性,教师指导“高控”
案例1:在美工区中,几个小朋友要玩折纸飞机的游戏。他们刚拿到材料,教师就走过来,先指导他们如何剪纸,又一步一步教他们怎么折纸粘贴。几个小朋友都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操作,还不时问:“飞机是这样折吗,是往外折还是往里折?”最后,小朋友们都折出了一样的纸飞机。
案例中的教师用“教”的“高控”方式抹杀了儿童游戏的自主性,也剥夺了儿童思考探索的机会,导致儿童在遇到问题时不是先自己思考或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而是直接“问老师”。
2.忽略儿童的需要,教师站在成人立场指导
案例2:在户外游戏时,小班的丽丽在玩沙区独自用沙子堆成了一座拱形桥。丽丽开心地向小伙伴介绍她的作品。这时,小军用沙坑里的拖拉机玩具开过拱形桥,一下子把拱形桥撞倒了。丽丽见状立马哭了起来,边哭边喊:“老师,小军把我的桥推倒了!”老师问:“你的桥在哪里?”丽丽指了指被破坏的拱形桥。老师说:“嗯,先不哭了。我让小军给你道歉好不好?”丽丽哭着不说话。老师见状把小军叫过来,让他向丽丽道歉。可丽丽还是一直哭。老师只好把丽丽带回活动室进行安抚。
案例中的教师选择以一方向另一方道歉的方式解决同伴冲突问题,却忽视了儿童真正的需要,使得丽丽在消极的状态下被动结束了游戏。如果教师能够与丽丽、小军一起更好地玩沙地游戏,而不是无奈地把丽丽带回活动室安抚,就有可能重新唤起儿童的游戏自主性,指导的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间的差距导致教师有时很难及时想儿童所想,感儿童所感,无法确切把握儿童的真实想法、观点和需要。
若教师认为指导等于管理,那说明他更多是从成人立场出发考虑问题的,如案例中教师认为丽丽最需要的是来自对方的道歉,看似解决了冲突,实则中断了游戏。而当教师认为指导等于启发的时候,则会更多地出于儿童立场的考虑,把指导的重点聚焦在激发儿童的自主性上,促进游戏的高水平发展。
3.过度凸显儿童自主,弱化教师支持作用
案例3:小班的几名幼儿在玩医院的游戏。游戏开始,红红扮演“医生”,依依和明明扮演“病人”。依依先把病历本拿给“医生”,“医生”开始看病。明明在后面排队有些不耐烦便直接把依依挤到旁边,让“医生”先给自己看病。依依着急了,说:“你怎么能不排队呢?”红红也说:“你要排队的。”明明根本不理会,还是让“医生”先给自己看病。依依伸手向后拉扯明明,明明不甘示弱,使劲推了依依一下。几名幼儿推推搡搡,打到了一起。教师却视而不见,走到了其他游戏区。
小班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弱。像案例中这样游戏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如果教师不适时介入,恰当指导,那游戏就会因为争执而中断,无法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儿童不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在幼儿园是经常发生的。教师遇见此类情况不应视而不见,而是应该及时引导,帮助儿童理解与遵守游戏规则,使游戏回归到正常状态。若教师几乎不介入和指导儿童的活动,那儿童的游戏经验将很难得到延伸和拓展。在游戏活动中,一味追随儿童,表面上是对儿童的尊重,实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自主和自由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儿童个体生活一旦失去人类文化经验的关照和滋养,儿童便会向非预期方向任意发展。
②反思诊断:游戏活动中儿童自主与教师指导关系的平衡
自主性又称独立性,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由贝勒和希泽斯提出的。他们认为自主性应当是依靠自己又相信自己的行为,体现在自我依靠和自我坚持两个方面。〔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自主性研究在重视能动性的同时,也不断强调个体的自我调控能力。自主性是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合理选择目标的愿望和能力,〔2〕体现在儿童的自我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主张三个方面。
其中,自我依靠是指依靠自己的力量,不过分依赖他人;自我控制是指能够克制自己的不合理愿望,调节自己的行为;自我主张是指能够自己做主,不受他人支配,不从众。〔3〕“指导”意为指示教导,即指导者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对被指导者产生影响。指导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行为,在哲学层面有其工具性价值与本体性价值。
其中,本体性价值是指教师考虑儿童的内在生长需要,通过指导唤起儿童对成长的渴望与信心,促使儿童能自主成长,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是正向的、持久的、深入的。〔4〕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行为本身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能够助推儿童的认知与发展,发挥指导的本体性价值。
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指导更多的是旨在激发儿童的主动性,强调指导的内在性、深入性、正向性。教育权威必须建立在儿童自主的基础上,否则便不再是其之所是,而是走向独断与专制。〔5〕因此,儿童自主不仅是教师指导的起点,更是教师指导的归宿。任何指导的背后都不是为了教师的个人利益以及满足外界的要求,而是真真切切地着眼于儿童本身的发展。
蒙台梭利说:“任何有效的教育活动,都必须是帮助儿童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的。”〔6〕在游戏中,教师作为儿童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营造支持儿童主动发起、自主探索的氛围与条件,承认、尊重、支持并加入儿童的多样互动,这才是真正基于儿童自主的指导。
需要强调的是,儿童自主不是儿童不受干涉地做任何事情,或者为实现儿童的自由意志而让教师满足其任意要求。缺乏教师适宜指导的儿童的自主极有可能走向成长的对立面。
教师指导应是促进儿童自主的基本条件与保证。一方面,儿童作为一个与成人相异的独特存在,虽然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但也囿于其身心发展及认知特点,在很多情况下无法辨别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种情况下的自主很可能导致儿童认知失误、行为失范、情感失真,无法正向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因此,急需教师力量的介入,引领儿童真正走向自主。
另一方面,教师的引导与支持就像儿童学习的助力剂,能够激发儿童的自信心、好奇心和主动性,使儿童被接纳、被肯定、被鼓励,从而由内而外更好地实施自我依靠、自我主张和自我控制,推动儿童的自主性向更高水平发展。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能绝对自主或者绝对不自主,自主是一个程度问题。”〔7〕儿童自主不鼓吹“完全自主”,而是让儿童在合理的规范内、教师的引导下最大程度发挥自主性。儿童自主性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引领与助力。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应该让儿童通过灵魂的自由来获得纪律”,而儿童纪律观念的形成,更多应该取决于教师指导其强化精神建构的天性,激发其内在的潜力。〔8〕真正尊重儿童儿童世界有自己的逻辑,这种逻辑与成人世界的逻辑是不同的。一旦成人把自己的逻辑强加给儿童的世界,“替儿童游戏”,儿童世界的逻辑就会处于被遮蔽状态,儿童就不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就不可避免地被置于成人世界逻辑的干预与改造之中。
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做到最大程度放手,真正尊重儿童,支持儿童游戏进入深入状态,以真正倾听儿童的声音,真正看到儿童的游戏水平。
在案例1中,假如教师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儿童,而是多留给儿童一些探索与尝试的时间,或许他们折的飞机没有那么漂亮,但是最后一定不是一模一样的。教师指导的高控是限制儿童想象力与自主性发展的最大阻碍。
要避免游戏过程中的高控指导,一方面教师在理念上应当真正尊重儿童的独特地位和内在价值,坚信儿童的内在发展力量以及学习潜能。教师应当学会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问题,感受儿童可能的兴趣以及需要。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当敏感地觉察儿童兴趣的变化,灵活调整,以适应儿童的需要。
另一方面,教师应当给予儿童充足的时间、空间供他们探索,允许儿童在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尝试,不要急于去纠正儿童,避免过多限制儿童。当儿童在自主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放慢自己指导的步伐,让自己的指导适应儿童的游戏节奏。
2.关注儿童需要
在处理儿童自主和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时,既要在意识层面做到坚信儿童,尊重儿童生长规律和内在发展潜能,又要摒弃浪漫的、乌托邦式的儿童观,不过分拔高儿童的地位,不过分依赖儿童自然发展的潜能。
尽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但如果他们要获得真正的学习和最佳的发展,就需要教师的有效支持。〔9〕教师在进行指导的时候,应当避免从成人立场去处理问题,不要把成人世界的道德规范强加给儿童。
当教师急于用成人的标准评判儿童及其游戏,急于推动游戏进程,忽视儿童游戏的速度和节奏时,“儿童的游戏”往往会变成“教师的游戏”,变成“游戏”儿童。〔10〕因此,教师在指导的时候要能真正关注儿童的需要,根据儿童的特点以及游戏的进程调整自己指导的方式。
在案例2中,虽然教师的指导也算及时,但效果不佳,因为教师没能察觉到丽丽难过的真正原因,忽视了丽丽真正的需要,而是习惯性地解决问题。教师的指导应当能激发儿童的思考,站在儿童的立场,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引出儿童更多的想法。
儿童的自主性、自主意识并不是自然生成的,其发展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也不是自动的。教师每时每刻的行动以及与儿童的互动,是决定儿童学习结果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11〕只有真正关注儿童的需要,教师与儿童的互动才有助于二者之间形成积极的关系,从而使教师有效的、积极的指导成为可能。〔12〕适时灵活指导
目前,部分教师在儿童自主和教师指导关系的认知上依然存在偏差,将教师指导的必要性和儿童的自主性对立起来,认为在游戏过程中要发挥儿童的自主性就要放任儿童自由玩耍,教师不能违背其意愿,应当尽量不参与儿童的游戏。
这种偏差造成了如案例3中放任现象的出现。小班幼儿因其年龄小、自控力较差且以自我为中心等特征,有时不能自发、顺畅地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教师不应当放任不理。
“静待”不是一个被动、消极的等待过程,而是在尊重、了解儿童,相信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提供积极支持与帮助的前提下的积极等待和期望。〔13〕教师应当树立适时灵活指导的观念,在促进儿童游戏有效进行的同时,不忘尊重儿童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教师不应当只看到儿童“自主”,依赖儿童的自然发展,忽视适时的介入和引领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指导一方面体现在隐性层面,如提供难度层次分明的活动材料,在游戏中支持儿童的认知自主及行为自主;另一方面体现在显性层面,如用言语、行为等助推儿童更好地开展游戏。
处理儿童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时,教师应当树立适时灵活指导的观念,既要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性和发展规律,也需要把握教育契机,对儿童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适时引导。教师需要放手,给予儿童一定的自主,但这并不是要抹杀教师的作用,让教师边缘化。教师适宜的支持和指导,能促进儿童将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
平衡好儿童自主与教师指导的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老师尊重幼儿、关注幼儿、适时指导,更需要一套科学、规范的课程作为支撑。
用户登录